转载自微博
今天,如愿以偿地,离开那个地方了。
那个让自己爱恨交杂的地方。
一切都太过于戏剧化,上午刚刚将家当都转移到了新的办公地点,下午的中秋晚会又是在旧的办公地点开的,屁股都还没坐热,我又回去了。
再见故人,心里头复杂的情绪难以言说。尤其是今早上楼时,还是前任领导拎着我到新的办公地点。他还是那么地温柔,以至于我回想起了过往因不满于他的“忽视”而对他出言不逊的场合,心中愧疚万分。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否有在心里记恨过我。他是第一任,也将是最后一任,在我生命中最温柔的领导吧。我很幸运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遇见他。虽然我自知才华横溢,但常常意气用事而惹出不少麻烦的我,实在是配不上他在言行中承载的温...
说起来好久好久没有动笔了,但每天大脑都在疯狂地运转,不停地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动不动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但我还是会逃避,逃避到各种人工制造出来的信息乐园中,逃避去直面自己的存在,逃避去直面自己的虚无。
但因为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焦虑,却从未停止。
我累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真的再也无法忍受那些噪音,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世界最本真的触动埋没,让人陷入到我很快乐的错觉中。然而,那并不是真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
是抬头仰望时,那片紫蓝色的天空熏染了微醺的红。
是停下脚步时,从双腿间擦过的风。
是当风吹过时,耳边传来的树叶的摩挲。
是闭眼深呼吸时,空气中绿叶的清香。
是的,我再也...
读#男孩带面具卖樱桃#有感
当然了,仅仅是看报道视频的片面之词
向往那样简单又纯粹的生活
卖樱桃(打工)做肉体食粮
读书做精神食粮
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往往希望把这两件事情统一,即
工作除了提供钱财供我们生存
我们也能够从工作中获取价值和意义
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幸福感
但,这真的可能吗?
从今天开始记录
写下任何时候的内心所想
也可以写下看到、听到的
从今天开始
想要正视自己的存在
最近早上起床的状态就是一个字——累
两个字——超累
三个字——超级累
不知道是姨妈期前兆还是...工作也有像恋爱那样的“蜜月期”
亦或是...我真的太用力了...
用力过猛以至于反噬自身
刚刚在看瞻云云最新一期视频的时候
才猛然意识到,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错在我不该把用户、把同事、把工作、把周围的一切
当做一种能够从中榨取自己想要获得的关于“世界知识”的源头
“世界并不是以你为中心,世界并不会为你改变什么”
而我,却太过于妄想去改变世界了
把自己当成能够拯救世界的英雄
怎么会没有精神压力?
把拯救世界这件事当做自己的信仰、当做自己热爱的...
按照柏拉图“理念”在现实世界中有一“摹本”的说法,以我为例,“我的人生”这一理念也存在着摹本。根据柏拉图“相似”的说法,这一摹本还不止一个。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很多个我的人生是在进行着的。但是为什么我看不见他们呢?联系到“平行世界”的假说就可以理解了。不同的我的人生存在于不同“空间”当中,他们互不干扰。
而梦境是不同平行世界唯一的一个交集的场所,并且梦境这一场所其实也只是存在于理念世界当中。当我们睡着时,我们是没有意识的,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关闭了来自具象(物质)世界的通道,进入了理念世界。所有我的人生的摹本都会回归到“我的人生”这一理念当中,我们可以设想每一理念有一个...
-“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
-天才的意识是最远离拟涵阶段的,“它具备最强最清澈最明确和清晰。”天才具有最发达的记忆力,具有形成明确判断的最强大能力,因此对于真假好坏的差异有着最精细的感觉。逻辑和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实际上对他来说只存在柏拉图式的爱,因为:“任何其他所谓的爱都属于感官王国”。爱和性欲不止是一回事,它们是互相对立的。这就是为什么婚后之爱的观念是虚伪的。性的吸引随身体的接近而增加,爱则在爱人缺席时最强。真正说来,爱需要分离,需要一定的距离才得以保...
人就是喜欢推卸责任啊,发生问题时,很少见有人会自觉地承认是自己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先把问题归于环境、归于他人,归于物品,甚至...归于自己的身体。这样一来,自己就无需承担因为是自己的错而带来的压力,更不用再去绞劲脑汁追踪问题的原因,只需要轻松地说一句“不是我的错”就好了。
当下的时代,整个社会流行的声音无非都是——我想要过得轻松一些,学习轻松一些,工作轻松一些,回到家不想动,只想轻松一些,玩乐就好了,干嘛那么累。
可是,我倒是觉得,构成人生最本质或者说最核心的基石,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困难,那些我们曾摔过的跤,那些我们曾被打败的比赛,那些我们曾做得很糟糕的事,那些我们表白失败的夜晚,那些......
-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亦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繁的世事。
-
哪里有纯粹的入定,纯粹的幸福呢?有如若干发光的鱼,看到深沉的水,海里的萍藻与怪物,在它们迫近时都发射光亮,却看不到发光的本体,因为本体即在发光鱼自身之内,同样,幸福的人在凡百事物中观察到他的幸福底光芒,却极难窥到幸福本体。
-
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
-
我们自以为是理智的推敲,其实是我们用了错误的判断与并不坚实的论辩,以满足我们的怨恨和情欲...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
-
爱,令我们在几天内容受和一个使我们欢喜的男子或女子共同生活,但这共同生活,不将随着它所产生的愿欲同时消灭么?可是解决方案的新元素便在于此。“婚姻是系着于一种本能的制度。”
-
龙斯基觉得比在蜜月中的丈夫更受束缚,因为他的情人怕要失去他。多少的言语行动举止,在一对结了婚的夫妇中间是毫无关系的,在此却使他们骚乱不堪。因为这对配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两个人都想着这可怕的念头:“是不是完了?”
-
桑太耶那说:“爱情并不如它本身所想象的那么苛求,十分之九的爱情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是靠那被爱的对象。”如果因了种种偶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
-
然而,放弃在征服幸福的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比努力所起的作用并不逊色。虽然聪明的人不愿意在可以防止的不幸面前坐视不管,但他不愿意在不可避免的灾难上徒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即使这些灾难本身是可以战胜的,但只要它们会引起时间和精力的过分消耗,以致妨碍他追求更为重大的目标,那么他也宁愿屈服,许多人为了一点不顺心的小事便会焦虑不安或者过分恼怒,这样就空耗了不少有用的精力。
一个人即使在追求真正重要的目标时,也不应该陷得太深,使可能出现失败的想法长久地困扰着自己,威胁心灵之平静安宁。基督教告诫人们尊从上帝的意志,即使那些不接受这一说教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活动中贯穿着某种信仰。在实际工作中,...
-
只注视着未来,认为今天的全部意义只在于它产生的结果,这是一种有害的习惯。没有局部性的价值,也就没有所谓的整体性的价值。生活不应当被看作这样一种情节剧,剧中的男女主角经历难以想象的不幸之后,最终以圆满的结局作为补偿。
-
忍受一种或多或少单调的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应在童年时代就培养起来的能力。现代的父母在这方面是有相当责任的,他们给孩子们提供了过多的消极的娱乐活动,如电影、精美的食品等。他们丝毫没有认识到,除了一些很少的例外,过一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童年的快乐,主要应该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获得。那种一方面令人兴奋,一方面又不需要付出体力代价的...
我再也不能躲到噪音中,假装听不到恐惧和焦虑了
若是恐惧和焦虑存在,那么就直面它
找到自己到底恐惧和焦虑什么
即使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去和默契的伙伴同行
也要做好长时间只有一个人去对抗未知的准备
真正恐惧的,或许并非恐惧的东西本身
因为那恐惧极有可能仅仅是我们的幻想
是我们赋予和强加在事物身上的
或许
当我们真正勇敢地去面对那个我们一直以来都在逃避之物
会发现
它其实没那么恐怖
我们,也远比自己想象的强大
© hellomylove404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