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禅的初心》
-“就改善你自己好了”“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
-真实于自己是不容违背的责任
-天才的意识是最远离拟涵阶段的,“它具备最强最清澈最明确和清晰。”天才具有最发达的记忆力,具有形成明确判断的最强大能力,因此对于真假好坏的差异有着最精细的感觉。逻辑和伦理根本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责任”。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实际上对他来说只存在柏拉图式的爱,因为:“任何其他所谓的爱都属于感官王国”。爱和性欲不止是一回事,它们是互相对立的。这就是为什么婚后之爱的观念是虚伪的。性的吸引随身体的接近而增加,爱则在爱人缺席时最强。真正说来,爱需要分离,需要一定的距离才得以保...
-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亦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繁的世事。
-
哪里有纯粹的入定,纯粹的幸福呢?有如若干发光的鱼,看到深沉的水,海里的萍藻与怪物,在它们迫近时都发射光亮,却看不到发光的本体,因为本体即在发光鱼自身之内,同样,幸福的人在凡百事物中观察到他的幸福底光芒,却极难窥到幸福本体。
-
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
-
我们自以为是理智的推敲,其实是我们用了错误的判断与并不坚实的论辩,以满足我们的怨恨和情欲...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
-
有些人过着那么幽密的隐遁生活,以至于什么也闯不进他们的生活圈。还有些,则因偶然的命运置他们于一个性格思想全然不同的环境里之故,只觉得婚姻之弄人与可厌。
且也有并不寻找的人。早岁的受欺,肉体的恐惧,神秘的情意,终使他鄙弃婚姻。要有勇气才能发下这终生的盟誓;跳入婚姻时得如游泳加跳下海去一般。
-
我们对于友谊之诞生的意见,概括起来是:一个偶然的机缘,一盼,一言,会显示出灵魂与性格的相投。
-
无利害观念成为朋友的要素之一,能够帮助人的朋友,应当猜透对方的思虑,在他未开口之前就助他。
-
我们之中,有谁不曾在被人生创伤了的时候,到外省静寂的宽容的家庭中去寻求托庇?一个朋友能因你的聪慧而爱你,一个情妇能因你的魅力而爱你,但一个家庭能不为什么而爱你,因为你生长其中,你是它的血肉之一部。
-
明哲之道,并非是处于日常事务之外保守明哲,而是在固有的环境之下保守明哲。逃避家庭生活是容易的,可是徒然的;改造并提高家庭生活将更难而更美。
-
经验差不多是不能传授的。任何人都得去经历人生的一切阶段;思想与年龄必得同时演化。有些德性和智慧是与肉体的衰老关联着的,没有一种说辞能够把它教给青年。
-
伏佛那葛曾言:“老年人的忠告有如冬天的太阳,虽是光亮,可不足以令人温暖。”
-...
-
爱,令我们在几天内容受和一个使我们欢喜的男子或女子共同生活,但这共同生活,不将随着它所产生的愿欲同时消灭么?可是解决方案的新元素便在于此。“婚姻是系着于一种本能的制度。”
-
龙斯基觉得比在蜜月中的丈夫更受束缚,因为他的情人怕要失去他。多少的言语行动举止,在一对结了婚的夫妇中间是毫无关系的,在此却使他们骚乱不堪。因为这对配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两个人都想着这可怕的念头:“是不是完了?”
-
桑太耶那说:“爱情并不如它本身所想象的那么苛求,十分之九的爱情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是靠那被爱的对象。”如果因了种种偶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那么,差不多近似...
-
然而,放弃在征服幸福的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比努力所起的作用并不逊色。虽然聪明的人不愿意在可以防止的不幸面前坐视不管,但他不愿意在不可避免的灾难上徒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即使这些灾难本身是可以战胜的,但只要它们会引起时间和精力的过分消耗,以致妨碍他追求更为重大的目标,那么他也宁愿屈服,许多人为了一点不顺心的小事便会焦虑不安或者过分恼怒,这样就空耗了不少有用的精力。
一个人即使在追求真正重要的目标时,也不应该陷得太深,使可能出现失败的想法长久地困扰着自己,威胁心灵之平静安宁。基督教告诫人们尊从上帝的意志,即使那些不接受这一说教的人,也应该在自己的活动中贯穿着某种信仰。在实际工作中,...
-
天一下子就黑了。浓重的夜色很快就压在玻璃天棚上。
-
因为腰越来越疼,我又醒了。晨曦已经悄悄爬上玻璃窗。
-
这时,街灯一下子亮了,使夜晚空中初现的星星黯然失色。我望着满是行人和灯光的人行道,感到眼睛很累。电灯把潮湿的路面照得闪闪发逛,间隔均匀的电车反射着灯光,照在发亮的头发、人的笑容或银手镯上。不一会儿,电车少了,树木和电灯上空变得漆黑一片,不知不觉中路上的人也走光了,直到第一只猫慢悠悠地穿过重新变得空无一人的马路。这时,我想该吃晚饭了。我在椅背上趴得太久了,脖子有点酸。我下楼买了面包和面片,自己做了做,站着吃了。我想在窗前抽支烟,可是空气凉了,我有点儿冷。我关上窗户,回来的时...
-
只有在爱情中,精神能够体验对自我的消灭,“让自我在死亡中得以保存。因为真正的爱表现为自我的不复存在,以便他者出现”。
-
爱欲将主体从“自我”世界中拉扯出去,转移到“他者”世界。...爱欲则能从对“他者”的体验中感知到差异的存在,引导一个人走出自恋的沼泽区。爱欲会激发一种自愿的忘我和自我牺牲。
-
关于爱情体验的一个建构性条件就是一个人在“他者”面前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他者身上的“异质性”是决定其存在的基本特性,也是我们在最原始的爱欲关系中所追求的、不可以转化为“能力”的特性。追求“能力”的绝对化将毁灭“他者”的存在,而与他者发生关联的前提恰恰是某种“无能为力”。只有承认“无...
© hellomylove404 | Powered by LOFTER